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三章

上古三代 2.1夏政

序:先秦三代,有夏禹集人族之愿开王朝先河,有商汤承贤者之思构家国体制,有周王聚诸侯之力续华夏文脉。

第一节夏政

上章说道启打败了伯益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——夏。但在这之前天下是公共的,而在现在成了夏部落一家的私产,自然存在有一些部落反对,其中势力最大的是有扈氏。有扈氏拒绝出席夏后启(夏朝统治者生前称后,死后称帝)在钧台举行的部落首领宴会,并以“尧舜举贤,禹独与之”为名反对夏后启的统治。但是启并没有急着平叛,他认为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收买人心,让其他部落真心实意地拥护自己,所以启在迁都阳翟后,厉行节俭,勤政爱民,使得天下归心。启见时机成熟,便号召天下诸侯起兵攻伐不服统治的有扈氏,并发表了著名的《甘誓》,随后在打败有扈氏,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。

《尚书·甘誓》原文如下:大战于甘,乃召六卿。王曰:“嗟!六事之人,予誓告汝:有扈氏威侮五行,怠弃三正,天用剿绝其命,今予惟恭行天之罚。左不攻于左,汝不恭命;右不攻于右,汝不恭命;御非其马之正,汝不恭命。用命,赏于祖;弗用命,戮于社,予则孥戮汝。

在启平定有扈氏叛乱之后,对夏朝的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:在中央上实行以家国一体、政教合一为基础,三正六事为主体的宗族式官制,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;实行王位世袭制;在官员任命上实行世卿世禄制;在地方行政上实行以九州为基本盘的“五服”制度(甸服-侯服-绥服-要服-荒服)。这些制度为商周两代的“天下体系”奠定了基础,也深刻影响了华夏文明“多元一体”观念的形成。

在启统治末期,他沉迷享乐(据传舞曲《九韶》为启所创),不理国政,他的五个儿子也效仿他的行为。后由于王位继承的问题,五子武观发动叛乱,被启派遣的大将彭伯寿击败,流放于观国,史称“武观之乱”或“五子之乱”,这次叛乱反映出夏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烈,还对他的继承人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。

在启死后,长子太康继位。但太康执政期间,荒废朝政,终日田猎无度,骄奢淫逸,这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。同时,由于太康长期在外游猎,造成夏王朝中枢权力的权力真空,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趁机攻入夏都阳翟,夺取了夏王朝的最高权力,不过后羿并未自立为王,而是将太康的弟弟仲康立为傀儡,自己掌握实权,史称“太康失国”。但是仲康并不甘心做傀儡,于是以日食事件为导火索攻伐羲和,失败被后羿软禁,抑郁而终。仲康之子相被后羿立为夏王,但后羿在实际掌握夏王朝的最高权力后,也步入了太康的后尘,随后被自己的亲信寒浞斩杀,并建立“寒朝”,史称“寒浞代夏”。

据传,相被后羿立为傀儡后不久,便被寒浞驱逐,他流亡到斟灌氏,并积极征服夷族,联合诸侯对抗寒浞,但因寒浞实力较为强大,兵败被杀。在相死后,其妃子后缗逃亡至娘家有仍氏,生下遗腹子少康,他从小就在有仍氏担任牧正。

后缗在少康的成长过程中经常讲述家族覆灭的悲惨经历,激发他的复仇志向。但寒浞在知道少康的存在后,便派自己的儿子寒浇去抓捕他。不过少康提前知晓了消息,逃向有虞氏寻求庇护。

少康到达有虞氏后,其首领虞思觉得他肯定能光复夏朝先祖的荣光,于是请他担任部落的庖正,还给他土地和兵士,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(史称二姚)嫁给少康,这为少康提供了复国的基础。

少康在有虞氏首领给予的封地内,设置官制,收拢夏朝遗民,并联络流亡的夏臣和聚集斟灌、斟鄩氏残部,为之后的复国积攒力量。

随后,派遣大臣女艾(华夏第一位女间谍)前往寒浇军营刺探情报,借“田猎”的机会用猎犬为掩护,成功刺杀寒浇。寒浞次子寒豷也被少康之子杼设计斩杀,至此少康复国的障碍基本被扫清。公元前2079年,少康与伯靡会师,在斟寻之战彻底击败了寒浞势力,复立少康为夏后,结束长达三十余年的寒氏代夏阶段。在少康复国后,推行德政,轻徭薄赋,发展农业,重视教育,讨伐东夷,稳定社会秩序,使得夏朝再度出现繁荣的景象,史称“少康中兴”。

少康的儿子杼也是夏朝历史上著名的雄主,据说杼在继位后迁都老丘,攻伐东夷,但首战由于东夷弓箭强大而失败,于是他发明了兽甲和长矛,夏朝的军队凭借新式装备一路打到了东海边,使得东夷各部落臣服于夏。另外还打败了渤海和黄海边上的多个部落和以狐为图腾的九个胞族,所以《竹书纪年》中杼在东征过程中得到了一只九尾狐,很有可能并不是真正的九尾狐,而是以狐为图腾的九个部落。与此同时,在内政方面上兴修水利,治理黄河;建立国家图书馆,注重文化传承;设置“六卿”,提高行政效率;发展手工业和农业,重视祭祀。老丘作为夏朝存在时间最长的都邑,历经杼、槐、芒、泄、不降、扃六代夏后,史称“老丘时代”。

杼的继任者是槐,九夷(畎夷、于夷、方夷、黄夷、白夷、赤夷、玄夷、风夷、阳夷)前来朝拜,手工业进一步发展,夏朝进入鼎盛时期。

槐的继任者是他的儿子芒,他开始了华夏延续数千年的沉祭(将祭物沉入黄河祈求河神的庇护),同时延续父亲在位期间的政策,加强对地方的控制。

芒的继任者是泄,他在位期间赐封九夷,进行经济改革,进一步巩固了夏朝的统治。但在其执政期间爆发了“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”,这一战使得商部落由原始推举制转变为世袭制,促进了商部落的发展,为后来夏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,改变了华夏历史进程。

泄的儿子不降在父亲泄死后继承了王位,他执政期间平定九宛叛乱,注重民生,实行减免灾区岁贡,使得夏朝的疆域达到极盛。不降因为孔甲品行不佳,将王位禅让给其弟扃,该制度被后世尊称为“内禅”。扃在位期间,夏朝统治较为稳定,但已经开始走向衰落。按照礼法来说,夏朝的下一任统治者应该是不降之子孔甲,由于不降曾说自己的儿子德行不好,便传位给廑。廑认为自己的德行也不好,认为该立自己的堂兄孔甲为王,但是大臣们都十分坚持让廑为王,于是廑便成为了夏朝历史上的第十二位夏后(从夏朝实际建立者启开始计算)。

廑还真如自己所说的那样德行不好,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严重的气候现象,夏天酷暑难耐,导致百姓生活艰苦,他却在宫殿中避暑,毫无作为,他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夏朝的灭亡,但他的行为和决策让夏朝的国力进一步下降,自己在疾病中逝世。

在廑死后,孔甲终于当上了夏后,但正如他的父亲不降所说的一样,他的品行简直一塌糊涂。他在位期间喜好信奉鬼神,不敬先祖,开始恭顺天帝,引发部分方国的不满,但东夷依旧和夏朝交好。除此之外,孔甲还好养龙,他的残暴和迷信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,夏朝的国力更加衰弱,而商部落在不断崛起。

《史记》载:帝孔甲立,好方鬼神,事淫乱。夏后氏德衰,诸侯畔之。天降龙二,有雌雄,孔甲不能食,未得豢龙氏。陶唐既衰,其后有刘累,学扰龙于豢龙氏,以事孔甲。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,受豕韦之后。龙一雌死,以食夏后。夏后使求,惧而迁去。

孔甲的儿子皋虽然知晓夏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,于是他执政期间勤于政事,,发展农业,希望能挽救夏朝的统治,但收效甚微,最终于公元前1669年逝世,传位于发。

夏后发继承了父亲的遗志,遇到了以养马喻治民施政的关龙逢,将其破格提拔为相,关龙逢也并没有辜负发的期望,经过君臣两人的努力,夏朝的国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,但依旧无法挽救王朝的颓势。

发的继任者履癸,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昏君——桀。他即位之初,曾试图延续其父发的治国方针,但随着他个人欲望的增长,履癸逐渐暴虐。他无视民生疾苦,对百姓残忍的压榨,其暴行引起了各个部落的不满,而商部落在汤的治理下,积极推行仁政,关注民生,注重社会生产,任用贤臣伊尹和仲虺,使得商部落逐渐强大,许多不满夏桀统治的部落前来依附。

在仲虺“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”的战略思想下,商部落先后征服葛国、韦国、顾国和昆吾国等忠于夏朝的方国。在灭夏之战的过程中,发表了著名的《汤誓》以宣扬灭夏的正当性。随后,商联合其他部落组成联军在鸣条打败夏军,履癸逃亡南巢,不久之后死去,至此华夏第一个奴隶制王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

《尚书·汤誓》载:王曰:“格尔众庶,悉听朕言。非台小子敢行称乱!有夏多罪,天命殛之。今尔有众,汝曰:‘我后不恤我众,舍我穑事,而割正夏?’予惟闻汝众言,夏氏有罪,予畏上帝,不敢不正。今汝其曰:‘夏罪其如台?’夏王率遏众力,率割夏邑。有众率怠弗协,曰:‘时日曷丧?予及汝皆亡。’夏德若兹,今朕必往。”

“尔尚辅予一人,致天之罚,予其大赉汝!尔无不信,朕不食言。尔不从誓言,予则孥戮汝,罔有攸赦。”

PS: 感谢各位客官的阅读,如有史事错误,在下证实后将进行更正,并对纠错的第一位客官进行小小的礼物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三章 上古三代 2.1夏政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